精益管理在中国企业的适应性
发布日期:2015-09-29浏览:2387
诞生于日本丰田汽车,之后被英美管理专家总结提炼的精益生产方式,经历在全球长达40余年的推广和优化,其科学性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确认,并成为了目前最具效能的管理模型。中国在改革开放后,从接触到全面学习精益生产方式也已经经历了30余年,但是其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,中国的管理专家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探究,但到目前为止,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我本人经历了9年的企业管理工作,又在咨询业从业14年,通过培训、咨询方式为数百家企业进行过管理服务,对于精益生产方式在中国的适应性也形成一些自己的思考。
中国企业决策层的理念是正确的,至少从喊出的口号来说是正确的。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管理工具是很容易掌握的,至少从考试的结果来看,中国管理者的掌握程度不弱于日美企业。但是从高层的理念到具体的管理工具的运用还缺少一个中间的桥梁,即公司的管理体质,没有适合的管理体质,再优秀的管理理念也无法落地,再先进的管理工具也没有依附的载体。那么,中国企业的管理体质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呢?
1.没有维持就没有改善:很多管理者认为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在于持续改善,这是一个本质上的错误理解,有人说了,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的管理书籍中,都在强调不断的改善,难道他们结论是错误的吗?美日的结论不错,但是不适用于中国,中国企业的工业化历程和美日完全不同,他们的工业化进程领先于中国30-50年,早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基准,或者说管理系统,他们是在这样基础下实施改善或革新的。中国甚至没有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基准,大量的企业还依赖于能人进行管理,所以,每一次改善都意味着是一次投机行为。所谓“建立管理基准”,是指构建出一个稳定的系统,在这样的系统中,成本、质量、产量、效率等管理结果是可预测的,并控制在一个“控制限”之内,一旦输出发生异变,就意味着出现了异常。没有彻底的标准化就没有可控的系统,这样的状态下,管理结果的好坏完全靠运气。所谓的“改善”是系统平衡性被破坏再建立的过程,如果没有可维持的基准,如果改善失败则一败涂地,因此很多企业不敢改善。所以,企业不断改善的过程是尝试新的方法、确认成效、形成新的管理基准并维持,在此基础上实施下一次改善。
2. 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形成全员参与:
3. 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本质追究:
4. 方针引领:
我本人经历了9年的企业管理工作,又在咨询业从业14年,通过培训、咨询方式为数百家企业进行过管理服务,对于精益生产方式在中国的适应性也形成一些自己的思考。
中国企业决策层的理念是正确的,至少从喊出的口号来说是正确的。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管理工具是很容易掌握的,至少从考试的结果来看,中国管理者的掌握程度不弱于日美企业。但是从高层的理念到具体的管理工具的运用还缺少一个中间的桥梁,即公司的管理体质,没有适合的管理体质,再优秀的管理理念也无法落地,再先进的管理工具也没有依附的载体。那么,中国企业的管理体质有哪些需要优化的地方呢?
1.没有维持就没有改善:很多管理者认为精益生产方式的精髓在于持续改善,这是一个本质上的错误理解,有人说了,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的管理书籍中,都在强调不断的改善,难道他们结论是错误的吗?美日的结论不错,但是不适用于中国,中国企业的工业化历程和美日完全不同,他们的工业化进程领先于中国30-50年,早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基准,或者说管理系统,他们是在这样基础下实施改善或革新的。中国甚至没有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基准,大量的企业还依赖于能人进行管理,所以,每一次改善都意味着是一次投机行为。所谓“建立管理基准”,是指构建出一个稳定的系统,在这样的系统中,成本、质量、产量、效率等管理结果是可预测的,并控制在一个“控制限”之内,一旦输出发生异变,就意味着出现了异常。没有彻底的标准化就没有可控的系统,这样的状态下,管理结果的好坏完全靠运气。所谓的“改善”是系统平衡性被破坏再建立的过程,如果没有可维持的基准,如果改善失败则一败涂地,因此很多企业不敢改善。所以,企业不断改善的过程是尝试新的方法、确认成效、形成新的管理基准并维持,在此基础上实施下一次改善。
2. 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形成全员参与:
3. 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本质追究:
4. 方针引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