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眼中的孝
发布日期:2015-07-16浏览:2062
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。尊重老人,尊老爱老。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、最普遍的道德。不管是哪个民族、不管是哪个地区、不管是什么职业、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。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。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。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,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。树上面枝繁叶茂,上面有枝叶,底下是根。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,多么繁多,你都根源于一个根。你的生命力在根,你都来源于根。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,最大的老。我们是炎黄子孙,有炎帝、黄帝。我们是炎黄子孙。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,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。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。孔子的《论语》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。据说宋朝,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,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。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: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这个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。为什么呢?《论语》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。《论语》一共20章,这17次出现孝,有15次在前10章。所以他说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,赵普去世了。去世的时候,人们去翻他的匣子,据说,传说就是一部《论语》。而且说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可见这个孝的道德非常重要。
孔子有个学生叫有若,有若曾经讲到了孝。有若讲孝、有若论孝,应该说反映的就是孔子的思想。应该属于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。他把孝摆在非常高的地位、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有若说“其为人也,孝悌。而好犯上者,鲜也。”(《论语》)。就是说这个人在家里头,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,悌爱兄长,既孝又悌,和家里人和和睦睦。特别是孝顺自己的父母,这样的人在外面就不会当叛臣,不会犯上。这就是说,在家是孝子,在外是忠臣。因为他在家里我当孝子培养了非常好的道德。他在外面也会忠实履行自己当臣子的职责。好好的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事情。接着有若说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为之有也”(《论语》)。这人平常不好犯上,对上面都是很尊敬,坚守自己的职责,服从上面的调遣,服从上面的命令,这样的人不会作乱。然后有若又说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(《论语》)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君子治理国家先抓住根本。抓住根本就符合“道”。抓住根本就不会偏离“道”。最后有若说“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欤”(《论语》)。说你要做到仁爱,仁爱就是根本。整个国家的治理要充满着仁爱的精神。仁爱精神是治理国家的根本。孝悌就是仁爱的根本。说你抓仁爱,让人们有仁爱的精神,培养人们的仁爱精神,得从根本上来培养。什么是根本呢?什么是大本呢?孝和悌。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孝。孝顺父母,悌爱兄长,其中主要的是孝。孝悌是根本,先从这个道德来培养。我们平常老说要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教育。道德教育,树立这个道德、树立那个道德、树立远大的道德、树立最美好的道德。但是你说这些东西说的很大。这些大的道德,这些长远的道德,美好的道德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来实现。而且你培养的时候要从具体的道德来开始培养。就像我们说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你再做多么伟大的事业,你也得先从一些具体的事情开始。这么美好的道德,伟大的道德,仁爱的精神,从哪个道德来具体的开始培养呢?就是孝,从他来开始培养。所以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
(我们一般认为孝只是对老人孝顺,却不会想到孝对人的道德培养也是很重要的。在家是孝子,在外是忠臣。其实很有道理。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,也正是因为是孝子,在家能尽孝,在外才会尽忠。而通过前几天的讲述我们也认识到“仁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那么尽孝和讲仁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?)
为了说明孝的重要性,我们来把孝和其他一些道德联系起来,我们来进行探讨。
首先我们把孝和仁联系起来,仁这个道德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高道德。仁是什么?仁者爱人,就是爱,就是内在的真诚的爱的情感。孔子说这个道德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。我们是很不容易做到的。孔子有个最得意的学生——颜回,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,颜回死了以后孔子非常非常的痛苦。孔子说“天葬予,天葬予”《论语》。就好像天要抛弃我。颜回这个学生死了以后给孔子带来这么大痛苦。但是像颜回这样好的学生,颜回这样有道德的人,孔子说颜回也顶多能够连续三个月不违反仁。意思就是说连颜回这样的人都不能够长期地长期的,持之以恒的做到仁。仁简直太难了,他也就三个月不违反仁。所以仁这个道德是最高的。仁这个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一种内在信念,强调的是一种真诚。仁这种道德他是比较抽象的。他要通过一个具体道德来体现。在具体道德中那种道德最能够体现仁呢?仁可以通过很多具体道德来体现。你比如孔子也讲过“恭,恭敬;宽,宽厚;敏,敏捷;惠,恩惠”。这些都是道德。但是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的、能够更好的、集中的体现仁的道德的莫过于“孝”。孝是最能体现仁。仁也能够通过其他道德来体现。但是最好最好是通过孝来体现,孝是最能体现仁的道德的。为什么孝能够体现仁的道德呢?因为孝道最讲究内心真诚、没有代价、不是为了别人,就是我的内心,就是发自内心,实实在在的,仁不就是这么一种道德吗?仁就是讲内心,而孝这种道德是最强调内心,所以孝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。比如有人问什么叫孝?孔子说过“今之孝者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”《论语》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说现在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能够养活父母。养活父母什么意思?父母要吃,给他吃。要穿,给他穿。要居住,给他居住。父母需要物质,有什么物质需求,有什么物质的待遇,我都给他。能够养活父母。孔子认为不是这样。(孔子)说你对你们家养的狗,养的马,你也得满足他们得物质需求啊。孝和养狗马不同,最大的区别是内心真正的尊重父母。发至内心的那种情感。发至内心的一种道德。还有人也问孝,孔子也回答了,也这么回答,也是这个意思。
当时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,问什么叫孝,孔子说“有事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先生僎,曾以为孝乎”《论语》。什么意思?家里有事情了,有各种各样的事情,儿女抢先去干,不让父母干。好不容易有点酒,有点肉,有点好吃的,给父母吃,子女可以不吃。仅仅这些就是孝吗?孔子说,这些还是不是,那么什么是孝呢?还是我们说的内心真诚。孔子说了,有事情你自己去做,有酒食给父母吃,可是你的色难(面色很难看)。(孔子)说你虽然能够给父母做事情,给父母吃好的,但是你的脸色很难看,你这还是不孝。真正的孝是什么呢?脸色不能难看,是你真诚的真心的爱你父母。所以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孝不能光追求形式。孔子说最高道德仁就是这样,仁不能够停留在形式上。要内心真诚的爱别人,讲仁的时候,不能够光表面上互相赠送礼品、敲钟打鼓,互相说好听的话,互相敬酒。这是仁吗?这不一定是仁,还得看你的内心。如果你内心真诚的爱对方,那你才是真正的仁爱。那么孝就是这样。如果你内心真的对父母好,真正的关心父母,真正的尊敬父母,那才是真正的孝。不要光讲究那些表面的形式。这里我们要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。我们现实生活跟过去那种家族社会不一样。现在很多人远离自己的父母,到远方去工作,这是很普遍的。你不可能像古代那样,整天在父母周围伺候父母,直接去伺候父母,这是不可能了,也不必要。因为现在条件跟过去不一样了。现在父母有其他的保障,有其他的方式来得到合理的照顾。那么现在情况不同了。但是有一点还是和古代一样的。就是孔子说的内心真诚,你虽然离父母非常远。父母在大南方,你在大北方,甚至你可能在地球的另一边远隔千山万水,非常远。但是你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你对父母的那种真诚的爱、真诚的尊敬,而且现在条件也允许啊。现在很多人有钱了,你可以给父母买这买那,你可以回家的时候给父母买很多东西。但是父母并不一定真正的快乐。父母真正的快乐,父母真正希望的是你对他的情感,你的心想着他。
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孝的情感呢?这种孝的情感是不是光通过课堂的老师去讲,人们就能够做到呢?这种情感就能够产生呢?不是,当然也需要别人讲,也需要别人去培养,这种孝的情感,这种道德的产生,他是在生活中形成的。在生活中形成的,在人们头脑中他是最不容易被抹掉的。他是人们最不容易放弃的。知识有时候通过知识的讲解,通过知识的讲解进入你头脑中的东西可以放弃,那个东西不可以放弃。他渗透到你的每一个细胞当中。跟你的生命力已经合一了。就这么形成的。孝这个道德的培养,应该说是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非常非常重要的。孔子儒家道德的培养,特别重视:道德完全出于自律、道德完全出于我们的内心、完全是我们内心真诚的信念。我信这个东西,不为什么,没有什么功利,没有什么好处,我就这样。孔子说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”《论语》。“古之学者为己”,什么意思?古人(孔子)想像的那些圣人,他学习的是为了什么啊?为了完善自身。不为什么,没有什么功利。他不像现在的学者的学习老是给人家看的。老是想通过这种学习得到什么好处,让别人夸自己,他老有功利的心。古代的学者不一样,古之学者为己,他是为了完善自身,不为什么。孝也是这样。你为什么孝啊?不为什么,就这样。既然就这样,既然不为什么,所以我就这样,不会变化的。别人在这,我这么做。别人不在这,我也这么做。如果我孝是为了别人的话,那就坏了。那就别人在这儿,我孝。别人不在这,那我就不孝。别人在这,我这么做,别人不在这,我就不这么做,就会这样。那就不是自己的本性。不是自己真诚的情感。既然是我的本性,既然是我真诚的情感你在不在这,我都这样,我永远这样,这就是我的秉性。所以孔子说过这话“父在,观其志。父没,观其行”。父亲在,看你的志向,看你的想法,就知道你是什么人。父亲去世了,那就看你的行动了。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也”——《论语》。把父母那些好的东西,把长辈那些好的传统,你都继承下来。长期的把他坚持下去。那你就是孝。所以《孝经》里说孝是什么呢?“孝是善继承人之志也”善于继承人的志向,继承人的思想。“善述人之事也”。把前人的那些好的事情、好的做法也继承下来,加以发扬光大。所以我们说孝讲究的是一种真诚。
(只有发至内心的真诚才有发至内心的孝顺,那么孝顺应该怎样表现呢?孔子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是他的第一层社会关系。所以对父母要讲礼节。那么孝是通过什么样的礼节来表现的呢?而完全拘泥于礼节,符合孔子所说的孝吗?)
第二我们讲孝与礼。孝也是一种礼节。通过各种各样的礼节来表现出孝。而且他不是一般性的礼节,他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礼节,最初的礼节。所以《左传》里说过这种话“孝者,礼之始也”。人这一生中要学很多礼,礼貌、君臣之礼、朋友之礼、同学之礼、邻居之礼,各种各样的礼。我还得对其他人得长辈讲礼,对其他人的晚辈讲礼。但是千礼万礼,礼之始,最初的礼你先对你的父母吧。父母对你来说是第一层社会关系是你第一要打交道的人。跟他们如何处,所以孝与礼非常重要。孔子特别重视每一个人在家对父母的这种礼节。有人问孔子什么叫孝。孔子说“无违”。不要在礼节上违反父母。“侍父母几谏”《论语》侍奉父母要委婉地,父母可能有一些想法不一定对。父母可能有一些错误的想法,甚至愚蠢的想法。怎么办?几谏(婉转的语言来劝父母)。要劝说,但是不能粗暴。不能骂父母,不能粗暴。不能说,你怎么呆头呆脑的,老糊涂了你。可不能这样。婉转的劝说父母。“见志不从,又进不违”《论语》。父母还是不愿意,不听你的劝告,那怎么办呢?你起码面子上还要恭敬。不能强迫,不能对父母耍态度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为父母奔波,再有呢,劝父母可能很费口舌,很费精力,但是你不能有任何怨恨。这是在礼节上要讲这个。孔子还讲道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《论语》。父母还在,你不要跑到很远的地方。你就是去远的地方,你得有一定的地方。有一定地方好告诉父母。让父母知道你在哪?别让父母内心着急。父母焦虑,那么父母的生活会受影响。关于这种礼,孔子还讲过“父母唯其疾之忧”《论语》。父母年迈,身体可能一天不如一天了,各种各样的病也找来了,所以你对父母的身体要注意,就怕父母得病。得病你应该感到忧虑。孔子还讲到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,一则以喜,一则一惧”《论语》。父母的年龄你要知道的,心里要特别清楚。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,一则以喜,你应该高兴。父母高寿,父母健在,父母这个岁数了。能活到这个岁数,好,为他高兴。另一方面,心里一则以惧,惧呢,忧虑,父母岁数这么大了,年迈了,身体要衰落了。一步步走向死亡,所以你心里还应该有忧虑,忧惧。有这么一种情感。这都是礼,必须得有这些礼。儒家由于特别强调这些礼,所以对中国(社会影响很大)。后来儒家上升为官方思想之后,中国封建制度对儒家的礼吸收了很多。由于儒家讲这个礼,他对中国人的生活,对中国的制度、政治制度还有其他一些制度有很大的影响。那么中国古代有关于孝的礼节,有很多讲究、有很多内容。比如有居常(就是说平常在家里怎么样恭敬父母,怎么样善待父母。第二、伺疾,疾病找上身来了,父母要得病,子女更要好好的伺候父母。第三点、丁忧,丁忧就是父母死了,给父母办丧事,这都是孝的礼节。孔子讲究孝的礼节,这些礼节并不是提倡做那些极端的行为,实际上后来孝成为封建礼教的一部分,甚至成为封建统治者打压人性,打压人的本性维持自己统治的一种工具。使得一些孝子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。其实这些做法,这些极端性的行为并不符合儒家原本提倡孝道的意思。并不是这个意思。儒家原本提倡孝道是说只要能够尽人之情,尽到人们对父母的情感就可以了。你比如说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什么叫孝。孔子还这么回答过“无违”。就是不要违反自己的礼节。什么叫不要违反礼节?什么叫礼节啊?孔子说“生,侍之以礼”。父母在,你对父母的侍奉要讲究礼,要侍之以礼。“死,葬之以礼”。父母死了,你埋葬父母,办丧事,符合礼节就可以了。还有“祭之以礼”。以后还要祭祀死去的父母。祭之以礼就可以了。孔孟那时侯提倡孝并没有提出要做出一些极端性的行为。后来就发生了很多极端性的行为。有很多极端性的行为其实不符合礼节。像我们后来说的割股疗疾。有些行为相当极端,这在历史上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历史例子。比如唐朝的时候,有一个人叫何澄粹,割股疗疾明确的记载可能从他那开始。何澄粹的母亲病了,他割自己的大腿肉(给母亲吃)。儒家对这些极端的行为赞成不赞成?孝是肯定要讲求的,但儒家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。并不拘泥于某些具体的行为,说你一定要做出某些具体的行为,这才是孝吗?并不是这样,只要你能够尽到你的情感,尽孝就可以了。不非得规定你一定要做出某些极端行为。而且你做出这些极端性行为,儒家是非常反对的。荀子说过这样一些话“量食而食之”。就是根据你的口味,你能吃多少你吃多少。“量腰而带之”。就是你的衣带到底要多长,要根据你的腰的需要,别太长也别太短。荀子这是说什么呢?这实际上就是说孝子办丧事,是要尽孝。尽孝要根据你的情况,根据你家的财力,你看这个丧事办到什么程度(合适),就到什么程度,你不要强行。荀子往下说,“相高以毁瘠”《荀子》。“相高”就是竞赛,你办的规模大,我比你还大,他比我更大。大家互相竞赛,就像给父母服葬一样。一般服葬三年,你三年我五年,你五年我十年,你十年我二十年。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赵宣,后来发现他是个骗子。他在墓道里能住二十年。别人都三年,他二十年。他就是相高,相互跟别人攀高。后来发现他是个假货。他在墓道里生了五个孩子,这是个假货。你在这方面竞争。荀子批评了,“相高以毁瘠,是奸人之道”。说干这种事情的人都不是好人,内心不正,是奸人之道。“非礼仪之文也,非孝子之情也”《荀子》。这种做法并不符合礼节,并不符合孝的礼节。真正的孝的感情只要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可以了。你不要去相互攀比这些表面的形式。一攀比你等于把孝顺父母这种感情放在一边,而跟别人去攀比这种表面的形式了。“相高以毁瘠,是奸人之道。非礼仪之文也,非孝子之情也,将以有为者也”《荀子》。荀子说,凡是干这种事情的人,他都是有所图,肯定他的居心不良。他跟别人竞争这些东西,玩这些表面形式的竞争。其实是为了他个人的目的。他有所图,他想在大家面前表演,然后今后可以有机会升迁。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。所以荀子坚决反对这些所谓的孝子。儒家的孝和礼就是这样。就是说孝和礼肯定要通过一些礼表现出来。而且有关孝的礼就是最基础的礼,就是第一层的礼。“孝者,礼之始也”《左传》。要从孝的礼开始培养。人们讲究礼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不能弄成形式主义。不能在礼仪上、礼节上、不能在这些表面的东西上去相互竞争。尽情而已。
(只要尽到了感情就是尽到了孝。但是要尽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呢?满足父母的什么要求才是适当呢?南宋词人陆游因为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唐婉,就忍受爱情的煎熬而和唐婉分手。虽然自己痛苦,但他认为这是尽孝。而比他早一千多年的孔子却在《论语》中说这不是真正的孝,那么真正的孝究竟该怎么做呢?)
第三,儒家讲孝是满足父母合理要求。所以做为一个孝子,你在孝顺父母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不分是非地去孝顺父母。对父母的一些不正确的地方,你应该恰当的处理。如果你一味的迎合父母,对那些不正确的东西,不好的东西,你也去迎合,去恭顺,你恰恰是不孝。有一个关于曾参的例子,曾参他们家比较困难,他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叫曾点,父子两在那种地、锄草。地里面种的是瓜,曾参可能种地技术还欠点火候,不小心,一下把瓜秧给锄断了。这下完了,瓜还在长呢,你把瓜秧锄断了,那瓜不就死了吗。曾参的父亲曾点脾气特别暴躁,当他看见曾参把这个瓜秧给弄断了以后,就大怒冲过来了。曾参知道自己的父亲生气了。他恭恭敬敬地在那等待着父亲。骂他或者惩罚他。这个父亲脾气很暴躁,拿起棍子冲着曾参就是一棍子。曾参也不跑,就让父亲打。一棍子打上去,曾参应声而倒,一下就晕过去了。父亲太暴躁了,然后曾参待会儿醒过来了,父亲还在那。他对父亲恭恭敬敬地说,儿子不孝,惹你生气了。简直是太不孝了。而且回到家里以后,曾参弹起琴来了。为什么弹琴呢?为了不让自己地父亲担忧。因为父亲当时一时冲动打了曾参,下了狠手给打成这样。父亲可能也会担心,会不会把儿子打坏。父亲可能更难受,曾参在那弹琴、唱歌是向父亲表达这样一个信息,我没事。看我还在这弹琴、唱歌很快乐。所以父亲你放心,你不必为了我担心。所以曾参认为这是孝顺。这件事情邻都传说曾参是个大孝子。但这件事情传到孔子的耳朵里去了。孔子听了非常的生气。他跟其他学生说,你们去转告曾参,说我不再认他这个学生了。说他不孝,我不再认他这个学生了。曾参听到学生的转达之后感到很奇怪。怎么说我不孝呢?我太孝顺父母了,你怎么能说我不孝呢?你生那么大气呢?我错在哪呢?他就来见孔子了,说我错在哪呢?孔子说,你父亲下这个狠手打你,当然有可能会把你打死。如果把你打死的话,你父亲会被官府给抓起来,你父亲就等于犯罪了。所以你就让你父亲这么打你,让你父亲犯罪。造成这个后果,你这才是不孝。你父亲这时候下狠手打你,你应该赶快跑,你跑,你父亲就不会犯这个错、犯这个罪。你父亲就不会被官府抓起来了。这才是真正的孝。你以为你那才是孝,让你父亲打你,最后造成的后果。因为你父亲这么打你,下这么狠的手,你父亲这些做法是不对的。你父亲是犯了错误的。所以你应该及时地想办法阻止你父亲这个错误。不让他犯这个错误,结果你任凭你父亲,迎合你的父亲,让他犯这个错误,最后让他被官府给抓起来了或者把你打死,你父亲失掉了自己的儿子。你父亲肯定会很痛苦。让你父亲沦为罪犯,让你父亲很痛苦,因为失去儿子痛苦,这才是真正的不孝。如果你孝顺父亲的话,你应该赶紧跑,别让你父亲犯这个错误。别让他因犯这个过错被官府抓起来,别让他承受丧子之痛,这才是真正的孝。实际上这个故事就表达这样一个信息。作为一个真正的孝子,阻止自己的父母犯错误这也是孝。有人说,父母想干什么干什么,愿意干什么干什么。哪怕犯罪也可以,并不是这样。儒家并不提倡这个东西。真正的孝是这样:满足父母的合理要求,及时制止他那些不合理的东西。阻止他一些不好的事情,这才是真正的孝。
(我们知道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,我们也知道通常意义上说的在家尽孝,在外尽忠。那么孔子的儒家学说谈到孝就是简单地让我们在家尽孝吗?只对自己的父母孝顺,只孝敬自己的老人这符合孔子谈到的孝的真正本意吗?)
最后一点,儒家讲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。我只爱我的父母,我只尊重我的父母。儒家的道德并没有那样狭隘。说我不管别人了,父母之外别人家的人,我不管了,我只管我们家的人。甚至我可以损人利己。我可以损害别人家的利益来维护我们家的利益,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满足我们的需求,并不是这样。儒家特别强调要把这种孝的情感扩而展之,扩而大之。要使他最后扩大到什么程度呢?去爱一切人。你去爱人,爱人先从爱亲人开始,但是我不停留在爱亲人上,不局限于爱亲人。而要一步一步扩大。所以孟子说过这种话,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《孟子》。我对我们家老人好,对我们家长辈好。由此我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,爱别人的老人,尊重别人的长辈。凡是老者遇到了危难,我都应该想到我在家里头,我们家老人遇到危难,我怎么着。那对别人的老人,我也应该那样。我爱我们家的晚辈,爱我们家小孩,我也应该对人家的小孩有这种爱心。扩充到爱天下人,爱所有的人。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理念。千万别把儒家的孝给理解成狭隘的,只爱自己家的人。不爱别人,甚至为了自己家的人可以去干损害别人的事情。并不是这样。所以我们说儒家的孝的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道德。
孔子有个学生叫有若,有若曾经讲到了孝。有若讲孝、有若论孝,应该说反映的就是孔子的思想。应该属于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。他把孝摆在非常高的地位、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有若说“其为人也,孝悌。而好犯上者,鲜也。”(《论语》)。就是说这个人在家里头,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,悌爱兄长,既孝又悌,和家里人和和睦睦。特别是孝顺自己的父母,这样的人在外面就不会当叛臣,不会犯上。这就是说,在家是孝子,在外是忠臣。因为他在家里我当孝子培养了非常好的道德。他在外面也会忠实履行自己当臣子的职责。好好的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事情。接着有若说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为之有也”(《论语》)。这人平常不好犯上,对上面都是很尊敬,坚守自己的职责,服从上面的调遣,服从上面的命令,这样的人不会作乱。然后有若又说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(《论语》)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君子治理国家先抓住根本。抓住根本就符合“道”。抓住根本就不会偏离“道”。最后有若说“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欤”(《论语》)。说你要做到仁爱,仁爱就是根本。整个国家的治理要充满着仁爱的精神。仁爱精神是治理国家的根本。孝悌就是仁爱的根本。说你抓仁爱,让人们有仁爱的精神,培养人们的仁爱精神,得从根本上来培养。什么是根本呢?什么是大本呢?孝和悌。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孝。孝顺父母,悌爱兄长,其中主要的是孝。孝悌是根本,先从这个道德来培养。我们平常老说要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教育。道德教育,树立这个道德、树立那个道德、树立远大的道德、树立最美好的道德。但是你说这些东西说的很大。这些大的道德,这些长远的道德,美好的道德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来实现。而且你培养的时候要从具体的道德来开始培养。就像我们说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你再做多么伟大的事业,你也得先从一些具体的事情开始。这么美好的道德,伟大的道德,仁爱的精神,从哪个道德来具体的开始培养呢?就是孝,从他来开始培养。所以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
(我们一般认为孝只是对老人孝顺,却不会想到孝对人的道德培养也是很重要的。在家是孝子,在外是忠臣。其实很有道理。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,也正是因为是孝子,在家能尽孝,在外才会尽忠。而通过前几天的讲述我们也认识到“仁”是孔子思想的核心。那么尽孝和讲仁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?)
为了说明孝的重要性,我们来把孝和其他一些道德联系起来,我们来进行探讨。
首先我们把孝和仁联系起来,仁这个道德是孔子思想中的最高道德。仁是什么?仁者爱人,就是爱,就是内在的真诚的爱的情感。孔子说这个道德是非常非常难做到的。我们是很不容易做到的。孔子有个最得意的学生——颜回,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,颜回死了以后孔子非常非常的痛苦。孔子说“天葬予,天葬予”《论语》。就好像天要抛弃我。颜回这个学生死了以后给孔子带来这么大痛苦。但是像颜回这样好的学生,颜回这样有道德的人,孔子说颜回也顶多能够连续三个月不违反仁。意思就是说连颜回这样的人都不能够长期地长期的,持之以恒的做到仁。仁简直太难了,他也就三个月不违反仁。所以仁这个道德是最高的。仁这个道德强调的是人们的一种内在信念,强调的是一种真诚。仁这种道德他是比较抽象的。他要通过一个具体道德来体现。在具体道德中那种道德最能够体现仁呢?仁可以通过很多具体道德来体现。你比如孔子也讲过“恭,恭敬;宽,宽厚;敏,敏捷;惠,恩惠”。这些都是道德。但是在孔子看来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的、能够更好的、集中的体现仁的道德的莫过于“孝”。孝是最能体现仁。仁也能够通过其他道德来体现。但是最好最好是通过孝来体现,孝是最能体现仁的道德的。为什么孝能够体现仁的道德呢?因为孝道最讲究内心真诚、没有代价、不是为了别人,就是我的内心,就是发自内心,实实在在的,仁不就是这么一种道德吗?仁就是讲内心,而孝这种道德是最强调内心,所以孝最能够体现仁的道德。比如有人问什么叫孝?孔子说过“今之孝者是谓能养,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”《论语》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说现在很多人说孝顺父母就是能够养活父母。养活父母什么意思?父母要吃,给他吃。要穿,给他穿。要居住,给他居住。父母需要物质,有什么物质需求,有什么物质的待遇,我都给他。能够养活父母。孔子认为不是这样。(孔子)说你对你们家养的狗,养的马,你也得满足他们得物质需求啊。孝和养狗马不同,最大的区别是内心真正的尊重父母。发至内心的那种情感。发至内心的一种道德。还有人也问孝,孔子也回答了,也这么回答,也是这个意思。
当时孔子有个学生叫子夏,问什么叫孝,孔子说“有事弟子服其劳,有酒食先生僎,曾以为孝乎”《论语》。什么意思?家里有事情了,有各种各样的事情,儿女抢先去干,不让父母干。好不容易有点酒,有点肉,有点好吃的,给父母吃,子女可以不吃。仅仅这些就是孝吗?孔子说,这些还是不是,那么什么是孝呢?还是我们说的内心真诚。孔子说了,有事情你自己去做,有酒食给父母吃,可是你的色难(面色很难看)。(孔子)说你虽然能够给父母做事情,给父母吃好的,但是你的脸色很难看,你这还是不孝。真正的孝是什么呢?脸色不能难看,是你真诚的真心的爱你父母。所以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孝不能光追求形式。孔子说最高道德仁就是这样,仁不能够停留在形式上。要内心真诚的爱别人,讲仁的时候,不能够光表面上互相赠送礼品、敲钟打鼓,互相说好听的话,互相敬酒。这是仁吗?这不一定是仁,还得看你的内心。如果你内心真诚的爱对方,那你才是真正的仁爱。那么孝就是这样。如果你内心真的对父母好,真正的关心父母,真正的尊敬父母,那才是真正的孝。不要光讲究那些表面的形式。这里我们要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。我们现实生活跟过去那种家族社会不一样。现在很多人远离自己的父母,到远方去工作,这是很普遍的。你不可能像古代那样,整天在父母周围伺候父母,直接去伺候父母,这是不可能了,也不必要。因为现在条件跟过去不一样了。现在父母有其他的保障,有其他的方式来得到合理的照顾。那么现在情况不同了。但是有一点还是和古代一样的。就是孔子说的内心真诚,你虽然离父母非常远。父母在大南方,你在大北方,甚至你可能在地球的另一边远隔千山万水,非常远。但是你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你对父母的那种真诚的爱、真诚的尊敬,而且现在条件也允许啊。现在很多人有钱了,你可以给父母买这买那,你可以回家的时候给父母买很多东西。但是父母并不一定真正的快乐。父母真正的快乐,父母真正希望的是你对他的情感,你的心想着他。
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孝的情感呢?这种孝的情感是不是光通过课堂的老师去讲,人们就能够做到呢?这种情感就能够产生呢?不是,当然也需要别人讲,也需要别人去培养,这种孝的情感,这种道德的产生,他是在生活中形成的。在生活中形成的,在人们头脑中他是最不容易被抹掉的。他是人们最不容易放弃的。知识有时候通过知识的讲解,通过知识的讲解进入你头脑中的东西可以放弃,那个东西不可以放弃。他渗透到你的每一个细胞当中。跟你的生命力已经合一了。就这么形成的。孝这个道德的培养,应该说是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非常非常重要的。孔子儒家道德的培养,特别重视:道德完全出于自律、道德完全出于我们的内心、完全是我们内心真诚的信念。我信这个东西,不为什么,没有什么功利,没有什么好处,我就这样。孔子说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”《论语》。“古之学者为己”,什么意思?古人(孔子)想像的那些圣人,他学习的是为了什么啊?为了完善自身。不为什么,没有什么功利。他不像现在的学者的学习老是给人家看的。老是想通过这种学习得到什么好处,让别人夸自己,他老有功利的心。古代的学者不一样,古之学者为己,他是为了完善自身,不为什么。孝也是这样。你为什么孝啊?不为什么,就这样。既然就这样,既然不为什么,所以我就这样,不会变化的。别人在这,我这么做。别人不在这,我也这么做。如果我孝是为了别人的话,那就坏了。那就别人在这儿,我孝。别人不在这,那我就不孝。别人在这,我这么做,别人不在这,我就不这么做,就会这样。那就不是自己的本性。不是自己真诚的情感。既然是我的本性,既然是我真诚的情感你在不在这,我都这样,我永远这样,这就是我的秉性。所以孔子说过这话“父在,观其志。父没,观其行”。父亲在,看你的志向,看你的想法,就知道你是什么人。父亲去世了,那就看你的行动了。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也”——《论语》。把父母那些好的东西,把长辈那些好的传统,你都继承下来。长期的把他坚持下去。那你就是孝。所以《孝经》里说孝是什么呢?“孝是善继承人之志也”善于继承人的志向,继承人的思想。“善述人之事也”。把前人的那些好的事情、好的做法也继承下来,加以发扬光大。所以我们说孝讲究的是一种真诚。
(只有发至内心的真诚才有发至内心的孝顺,那么孝顺应该怎样表现呢?孔子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是他的第一层社会关系。所以对父母要讲礼节。那么孝是通过什么样的礼节来表现的呢?而完全拘泥于礼节,符合孔子所说的孝吗?)
第二我们讲孝与礼。孝也是一种礼节。通过各种各样的礼节来表现出孝。而且他不是一般性的礼节,他是每一个人一生中最基础的礼节,最初的礼节。所以《左传》里说过这种话“孝者,礼之始也”。人这一生中要学很多礼,礼貌、君臣之礼、朋友之礼、同学之礼、邻居之礼,各种各样的礼。我还得对其他人得长辈讲礼,对其他人的晚辈讲礼。但是千礼万礼,礼之始,最初的礼你先对你的父母吧。父母对你来说是第一层社会关系是你第一要打交道的人。跟他们如何处,所以孝与礼非常重要。孔子特别重视每一个人在家对父母的这种礼节。有人问孔子什么叫孝。孔子说“无违”。不要在礼节上违反父母。“侍父母几谏”《论语》侍奉父母要委婉地,父母可能有一些想法不一定对。父母可能有一些错误的想法,甚至愚蠢的想法。怎么办?几谏(婉转的语言来劝父母)。要劝说,但是不能粗暴。不能骂父母,不能粗暴。不能说,你怎么呆头呆脑的,老糊涂了你。可不能这样。婉转的劝说父母。“见志不从,又进不违”《论语》。父母还是不愿意,不听你的劝告,那怎么办呢?你起码面子上还要恭敬。不能强迫,不能对父母耍态度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为父母奔波,再有呢,劝父母可能很费口舌,很费精力,但是你不能有任何怨恨。这是在礼节上要讲这个。孔子还讲道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《论语》。父母还在,你不要跑到很远的地方。你就是去远的地方,你得有一定的地方。有一定地方好告诉父母。让父母知道你在哪?别让父母内心着急。父母焦虑,那么父母的生活会受影响。关于这种礼,孔子还讲过“父母唯其疾之忧”《论语》。父母年迈,身体可能一天不如一天了,各种各样的病也找来了,所以你对父母的身体要注意,就怕父母得病。得病你应该感到忧虑。孔子还讲到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,一则以喜,一则一惧”《论语》。父母的年龄你要知道的,心里要特别清楚。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,一则以喜,你应该高兴。父母高寿,父母健在,父母这个岁数了。能活到这个岁数,好,为他高兴。另一方面,心里一则以惧,惧呢,忧虑,父母岁数这么大了,年迈了,身体要衰落了。一步步走向死亡,所以你心里还应该有忧虑,忧惧。有这么一种情感。这都是礼,必须得有这些礼。儒家由于特别强调这些礼,所以对中国(社会影响很大)。后来儒家上升为官方思想之后,中国封建制度对儒家的礼吸收了很多。由于儒家讲这个礼,他对中国人的生活,对中国的制度、政治制度还有其他一些制度有很大的影响。那么中国古代有关于孝的礼节,有很多讲究、有很多内容。比如有居常(就是说平常在家里怎么样恭敬父母,怎么样善待父母。第二、伺疾,疾病找上身来了,父母要得病,子女更要好好的伺候父母。第三点、丁忧,丁忧就是父母死了,给父母办丧事,这都是孝的礼节。孔子讲究孝的礼节,这些礼节并不是提倡做那些极端的行为,实际上后来孝成为封建礼教的一部分,甚至成为封建统治者打压人性,打压人的本性维持自己统治的一种工具。使得一些孝子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。其实这些做法,这些极端性的行为并不符合儒家原本提倡孝道的意思。并不是这个意思。儒家原本提倡孝道是说只要能够尽人之情,尽到人们对父母的情感就可以了。你比如说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什么叫孝。孔子还这么回答过“无违”。就是不要违反自己的礼节。什么叫不要违反礼节?什么叫礼节啊?孔子说“生,侍之以礼”。父母在,你对父母的侍奉要讲究礼,要侍之以礼。“死,葬之以礼”。父母死了,你埋葬父母,办丧事,符合礼节就可以了。还有“祭之以礼”。以后还要祭祀死去的父母。祭之以礼就可以了。孔孟那时侯提倡孝并没有提出要做出一些极端性的行为。后来就发生了很多极端性的行为。有很多极端性的行为其实不符合礼节。像我们后来说的割股疗疾。有些行为相当极端,这在历史上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历史例子。比如唐朝的时候,有一个人叫何澄粹,割股疗疾明确的记载可能从他那开始。何澄粹的母亲病了,他割自己的大腿肉(给母亲吃)。儒家对这些极端的行为赞成不赞成?孝是肯定要讲求的,但儒家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。并不拘泥于某些具体的行为,说你一定要做出某些具体的行为,这才是孝吗?并不是这样,只要你能够尽到你的情感,尽孝就可以了。不非得规定你一定要做出某些极端行为。而且你做出这些极端性行为,儒家是非常反对的。荀子说过这样一些话“量食而食之”。就是根据你的口味,你能吃多少你吃多少。“量腰而带之”。就是你的衣带到底要多长,要根据你的腰的需要,别太长也别太短。荀子这是说什么呢?这实际上就是说孝子办丧事,是要尽孝。尽孝要根据你的情况,根据你家的财力,你看这个丧事办到什么程度(合适),就到什么程度,你不要强行。荀子往下说,“相高以毁瘠”《荀子》。“相高”就是竞赛,你办的规模大,我比你还大,他比我更大。大家互相竞赛,就像给父母服葬一样。一般服葬三年,你三年我五年,你五年我十年,你十年我二十年。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孝子叫赵宣,后来发现他是个骗子。他在墓道里能住二十年。别人都三年,他二十年。他就是相高,相互跟别人攀高。后来发现他是个假货。他在墓道里生了五个孩子,这是个假货。你在这方面竞争。荀子批评了,“相高以毁瘠,是奸人之道”。说干这种事情的人都不是好人,内心不正,是奸人之道。“非礼仪之文也,非孝子之情也”《荀子》。这种做法并不符合礼节,并不符合孝的礼节。真正的孝的感情只要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就可以了。你不要去相互攀比这些表面的形式。一攀比你等于把孝顺父母这种感情放在一边,而跟别人去攀比这种表面的形式了。“相高以毁瘠,是奸人之道。非礼仪之文也,非孝子之情也,将以有为者也”《荀子》。荀子说,凡是干这种事情的人,他都是有所图,肯定他的居心不良。他跟别人竞争这些东西,玩这些表面形式的竞争。其实是为了他个人的目的。他有所图,他想在大家面前表演,然后今后可以有机会升迁。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。所以荀子坚决反对这些所谓的孝子。儒家的孝和礼就是这样。就是说孝和礼肯定要通过一些礼表现出来。而且有关孝的礼就是最基础的礼,就是第一层的礼。“孝者,礼之始也”《左传》。要从孝的礼开始培养。人们讲究礼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不能弄成形式主义。不能在礼仪上、礼节上、不能在这些表面的东西上去相互竞争。尽情而已。
(只要尽到了感情就是尽到了孝。但是要尽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呢?满足父母的什么要求才是适当呢?南宋词人陆游因为母亲不喜欢自己的妻子唐婉,就忍受爱情的煎熬而和唐婉分手。虽然自己痛苦,但他认为这是尽孝。而比他早一千多年的孔子却在《论语》中说这不是真正的孝,那么真正的孝究竟该怎么做呢?)
第三,儒家讲孝是满足父母合理要求。所以做为一个孝子,你在孝顺父母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不分是非地去孝顺父母。对父母的一些不正确的地方,你应该恰当的处理。如果你一味的迎合父母,对那些不正确的东西,不好的东西,你也去迎合,去恭顺,你恰恰是不孝。有一个关于曾参的例子,曾参他们家比较困难,他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叫曾点,父子两在那种地、锄草。地里面种的是瓜,曾参可能种地技术还欠点火候,不小心,一下把瓜秧给锄断了。这下完了,瓜还在长呢,你把瓜秧锄断了,那瓜不就死了吗。曾参的父亲曾点脾气特别暴躁,当他看见曾参把这个瓜秧给弄断了以后,就大怒冲过来了。曾参知道自己的父亲生气了。他恭恭敬敬地在那等待着父亲。骂他或者惩罚他。这个父亲脾气很暴躁,拿起棍子冲着曾参就是一棍子。曾参也不跑,就让父亲打。一棍子打上去,曾参应声而倒,一下就晕过去了。父亲太暴躁了,然后曾参待会儿醒过来了,父亲还在那。他对父亲恭恭敬敬地说,儿子不孝,惹你生气了。简直是太不孝了。而且回到家里以后,曾参弹起琴来了。为什么弹琴呢?为了不让自己地父亲担忧。因为父亲当时一时冲动打了曾参,下了狠手给打成这样。父亲可能也会担心,会不会把儿子打坏。父亲可能更难受,曾参在那弹琴、唱歌是向父亲表达这样一个信息,我没事。看我还在这弹琴、唱歌很快乐。所以父亲你放心,你不必为了我担心。所以曾参认为这是孝顺。这件事情邻都传说曾参是个大孝子。但这件事情传到孔子的耳朵里去了。孔子听了非常的生气。他跟其他学生说,你们去转告曾参,说我不再认他这个学生了。说他不孝,我不再认他这个学生了。曾参听到学生的转达之后感到很奇怪。怎么说我不孝呢?我太孝顺父母了,你怎么能说我不孝呢?你生那么大气呢?我错在哪呢?他就来见孔子了,说我错在哪呢?孔子说,你父亲下这个狠手打你,当然有可能会把你打死。如果把你打死的话,你父亲会被官府给抓起来,你父亲就等于犯罪了。所以你就让你父亲这么打你,让你父亲犯罪。造成这个后果,你这才是不孝。你父亲这时候下狠手打你,你应该赶快跑,你跑,你父亲就不会犯这个错、犯这个罪。你父亲就不会被官府抓起来了。这才是真正的孝。你以为你那才是孝,让你父亲打你,最后造成的后果。因为你父亲这么打你,下这么狠的手,你父亲这些做法是不对的。你父亲是犯了错误的。所以你应该及时地想办法阻止你父亲这个错误。不让他犯这个错误,结果你任凭你父亲,迎合你的父亲,让他犯这个错误,最后让他被官府给抓起来了或者把你打死,你父亲失掉了自己的儿子。你父亲肯定会很痛苦。让你父亲沦为罪犯,让你父亲很痛苦,因为失去儿子痛苦,这才是真正的不孝。如果你孝顺父亲的话,你应该赶紧跑,别让你父亲犯这个错误。别让他因犯这个过错被官府抓起来,别让他承受丧子之痛,这才是真正的孝。实际上这个故事就表达这样一个信息。作为一个真正的孝子,阻止自己的父母犯错误这也是孝。有人说,父母想干什么干什么,愿意干什么干什么。哪怕犯罪也可以,并不是这样。儒家并不提倡这个东西。真正的孝是这样:满足父母的合理要求,及时制止他那些不合理的东西。阻止他一些不好的事情,这才是真正的孝。
(我们知道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,我们也知道通常意义上说的在家尽孝,在外尽忠。那么孔子的儒家学说谈到孝就是简单地让我们在家尽孝吗?只对自己的父母孝顺,只孝敬自己的老人这符合孔子谈到的孝的真正本意吗?)
最后一点,儒家讲孝不是一种狭隘的道德。我只爱我的父母,我只尊重我的父母。儒家的道德并没有那样狭隘。说我不管别人了,父母之外别人家的人,我不管了,我只管我们家的人。甚至我可以损人利己。我可以损害别人家的利益来维护我们家的利益,损害别人的利益来满足我们的需求,并不是这样。儒家特别强调要把这种孝的情感扩而展之,扩而大之。要使他最后扩大到什么程度呢?去爱一切人。你去爱人,爱人先从爱亲人开始,但是我不停留在爱亲人上,不局限于爱亲人。而要一步一步扩大。所以孟子说过这种话,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”《孟子》。我对我们家老人好,对我们家长辈好。由此我应该带着这种爱我们家老人之心去爱别人,爱别人的老人,尊重别人的长辈。凡是老者遇到了危难,我都应该想到我在家里头,我们家老人遇到危难,我怎么着。那对别人的老人,我也应该那样。我爱我们家的晚辈,爱我们家小孩,我也应该对人家的小孩有这种爱心。扩充到爱天下人,爱所有的人。实际上是这样一种理念。千万别把儒家的孝给理解成狭隘的,只爱自己家的人。不爱别人,甚至为了自己家的人可以去干损害别人的事情。并不是这样。所以我们说儒家的孝的道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道德。